第十五回 薛仁贵死去还魂 宝同二困锁阳城(2 / 2)

且说锁阳城中,徐茂公精通阴阳之术,算出苏宝同上山炼飞刀去了,此时本应点将出战。可他为何不发兵呢?原来是他深知苏宝同营中的飞钹和尚和铁板道人极为厉害,唐兵出去,不过是白白送死,所以才没有发兵。而且,他算出锁阳城的灾难还未结束,因此耽搁了下来。他每日都前往帅府看望薛仁贵。薛仁贵虽用药敷治,但依旧日夜喊疼,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。就这样耽搁了三个月,城中君臣议论纷纷,暂且按下不表。

如今再来说西凉元帅苏宝同,他到仙山求李道符大仙,又炼就了九口飞刀。他拜别师父下山后,到狼主那里又调集了十万雄兵、千员猛将,率领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地来到锁阳城。他心想,城中的薛仁贵一时半会儿好不了,那些老少将官也没有能耐冲破重围,便胆大地传令:“给我在十门周围扎下营盘!” 随着一声令下,三声炮响,士兵们分兵四面,将锁阳城围了个水泄不通,帐房扎得密密麻麻。前后共有十层营盘,密不通风,连蛇都钻不过马蹄,乌鸦也飞不过枪尖。他们按照四方五色旗号,排开八卦营盘,每一门都有两员猛将把守。元帅和军师亲自坐镇东城,以防唐将从东关杀出,前往中原求救,因此死死堵住了这道门。此番第二次围困锁阳城,比前一次更加厉害。雄兵强壮,猛将勇猛,防守坚固,就算是神仙手段,八臂哪吒来了也难以抵挡。苏宝同此番是要杀尽唐朝君臣,夺回三关,一路杀到长安,报仇泄恨。暂且按下不表。

再说城中,贞观天子正在银銮殿与大臣们闲谈,正为薛仁贵的病体迟迟不能痊愈而忧心忡忡。就在这时,忽然听到城外三声炮响,天子大惊。不一会儿,飞报传来,有人上殿启奏:“万岁爷,大事不好!番兵元帅又率领数万雄兵,将十门围困,营盘扎得坚固,兵多将广。请万岁爷定夺。” 天子听了这奏报,吓得冷汗直冒。众大臣也都目瞪口呆。徐茂公赶忙启奏道:“既然番兵围困了十门,还请万岁上城查看情况,再谋划良策。” 天子说道:“先生所言极是。” 于是,天子带着老将和各府公子,一同登上东城。往下一看,只见:

征云惨惨,直冲牛斗;杀气重重,弥漫十门。风吹旗帜,五色纷飞;日照刀枪,亮如白银。马上銮铃,叮当作响;营前兵卒,番语声声。东门军旗,青如三春之柳;西门旗幡,白似银霜。南首兵丁,好似火焰;北边盔甲,暗沉厚重。中间戊己,一片金黄之色。谁能想到,此番城池又被围困。

这围得果然凶险!老将们急得抓耳挠腮,小英雄们吓得吐舌摇头。天子皱着眉头说道:“徐先生,你看番兵来势汹汹,这可如何是好?薛元帅的病不知何时才能痊愈,倘若一时失利,城池被攻破,那可怎么办?” 徐茂公说道:“陛下暂且放宽心。” 随即命令秦梦、尉迟号怀、段仁、段滕贤各带二千人马,与周青等八员总兵一同保守十门,叮嘱道:“务必要小心谨慎。城垛内多备强弓硬弩、灰瓶石子,日夜用心守城。若遇苏宝同前来挑战,不许开兵,他的飞刀厉害。若番兵来攻打十门,只宜坚守城池。况且城池坚固,断然不会有大事。切不可贸然四面开兵,若有一门失利,你们四人一律斩首!” 四人齐声领命:“得令!” 然后各自带领人马,分守十门,用心防守。天子同老将、军师退回银銮殿,问道:“先生,此事究竟该如何是好?” 徐茂公说:“陛下可降一道旨意,前往长安讨救兵。” 天子说:“先生又出此言。城中这么多英雄,尚且无法冲破番兵包围。寡人殿前,哪一个有本事单枪匹马踹破番营?” 徐茂公笑道:“有一员将官,若他肯去,番兵自然会退。” 天子问道:“先生,是哪一位王兄有此能耐?” 徐茂公笑道:“陛下心中明白,此人便是扫北征东时的福将。臣算定阴阳,他此次前去万无一失。他身强体健,连疾病都很少有。陛下只说他没用,老臣自有办法,正所谓遣将不如激将。” 天子听了,心中明白徐茂公说的是程咬金,便说道:“程王兄,军师保荐你能冲杀番营,前去讨救。不知你可肯为朕效力?” 程咬金跪地奏道:“陛下,身为臣子,理当舍生忘死,报效国家。但臣已年迈八旬,不比壮年时扫北征东,如今疾病缠身。况且前往长安,必定要从东门出城。苏宝同的飞刀厉害,臣若出去,必死无疑,定会被剁成肉泥。徐二哥这是借刀杀人,臣不去。” 天子说道:“先生,程王兄确实年事已高,怎能敌得过苏宝同?不如让尉迟御侄走一趟吧,他那条枪或许还能冲出去。况且程王兄如今就像风中残烛,只适合在朝堂陪伴朕,安享富贵。若让他出去,分明是送他性命,还会被番邦耻笑。军师,此事还需再商议。” 不知程咬金最终肯不肯去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