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此算下来。”
“二十年后,朝廷一年的赋税收上来,估计三四成都要发给你们做俸禄。”
“你们觉得这样合理吗?”
大殿上沉寂了刹那。
然后李恪就立刻点头,完全连想都没想,就直接道:“大兄说的是,臣弟一切听从大兄安排……”
李承乾:……
“叔父,你觉得呢?”
李承乾看向李道宗,后者沉吟一会后,点头蹙眉道:“殿下的顾虑是有道理的。”
“一变三,三变九,九…不出几代,怕是就要到处都是藩王了,这样对于朝廷来说,无遗是个巨大的累赘。”
“殿下今天说起这件事,恐怕已经有解决办法了吧?”
李承乾微微颔首。
本来还想再看看李元昌的态度,但后者兴许是被打怕了,趴在架子上抬手示意自己听话。
“孤思前想后,决定要改一改这宗室制度。”
“从此以后……”
李承乾耐心的把自己的宗室改革计划说了一通。
简单来说,就是将宗室诸王每年定额的俸禄,改成奖励制度下的论功行赏。
只要于国有功。
那么每年获得的奖赏性质的俸禄,甚至于比现在的定额俸禄还要多,当然,那些纯粹的废物宗室们也就没多少钱拿了。
除此之外,还把诸王前往封地主政的制度,改成了外派边疆地区推行王化,教化万民。
如此一来。
大唐境内将不再有诸王的封地,朝廷可以任意任免官员,并且还可以增强对边疆地区的掌控力度,加快“汉化”的进程。
李承乾细致的讲完后,李道宗听明白了。
“殿下这个法子,的确很好。”
“其实臣也一直在想,宗室人数诸多,在我大唐立国之处,自然是件好事,可现在却已经成了累赘了。”
“通过改革,有能力的宗室可以施展抱负。”
“至于那些没能力的…反正饿不死也就行了,但这件事情肯定有阻力,殿下需要缓缓图之才对。”
李承乾颔首。
“这个孤明白。”
“今天把你们叫过来,就是为了让你们在明天的朝会上提出来。”
“可以,臣遵命。”
李道宗直接答应下来了。
他虽然是江夏王,但其实更是朝廷的大将军和宰相高官,郡王的身份对于他来说,反倒是一层枷锁,对于宗室改革自然谈不上抵触。
说到底,这是李承乾的意思。
李道宗没道理为了仨瓜俩枣,得罪大唐不久以后的皇帝陛下……
李恪也连忙点头。
俸禄当然重要,封地也当然重要,况且他的封地还在天府之国…但问题是,命没了要这些还有啥用?!
“不管这些有的没的了,保命要紧!”
李恪暗暗打定主意。
随后连忙上前几步,脸上写满了对进步的渴望,毛遂自荐道:“大兄,既然如此,明天就让臣弟上书吧!”
“臣弟……”
“臣弟实在是太想进步了!太想为大兄分忧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