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2章 磨不出来的剧本(2 / 2)

“不就是让你去考察么?怎么搞得这么憔悴?”唐大导演意外的看着自家秘书小姐姐。

小姐姐满脸幽怨的看着唐大导“你知不知道你要我考察的都是什么地方啊!本姑娘鞋都磨破了两双,能不憔悴么。”

唐大导演嘴角一抽,自己好像是有点不当人了,这么漂亮的小姐姐,给他送去山区考察了。李荣和小姐姐这一个多月,先是去了四川,又跑了趟安徽。跑的还全是当地贫困地区,各大小学,中学,鞋磨破两双还真不是夸张。

“嘿嘿,辛苦你啦,这次事情办完,给你一个月带薪休假。”唐大导演好声好气的哄着自家秘书姐姐,这姐姐能力强,办事干脆,平常加班也是任劳任怨,动不动就是全年无休,然后年底才集中休息一阵子,的确很辛苦。

“算了吧,这次我虽然跑的很累,但是的确值得。”小姐姐想到看到的那些画面,眼眶还有点发酸。她家里也是知识分子家庭,不说大富大贵,也算衣食无忧。

她从来没想过,21世纪了,还有这么多地方,有孩子还过着这样的生活,不是一个两个,是很大一群。为了读书,需要每天走两个小时山路去上学,中午就啃着家里带的干粮,就着学校的热水。那些与其说是干粮,其实就是第一天家里吃剩下的馒头,窝头。

这还只是很普通的一些,更困难的,她都不敢回想。那些一年到头,父母外出打工,一个孩子陪着爷爷奶奶在家。十岁的小姑娘,每天除了上学,要砍猪草,做饭,洗衣服,还要照顾瘫痪的老人。她看的心都碎了,那孩子瘦瘦小小的,根本看不出来十岁。

她一直知道有个词叫家徒四壁,可是金陵城里长大的大家闺秀,人生第一次如此直观的看到什么叫家徒四壁。

“老板,你真要在这些地方建学校么?”王嘉嘉抿着嘴,认真的看着这个年纪轻轻的大老板。

虽然她是老板的秘书,但是两三年了,她还是不太能理解这个老板的脑回路。开始公司都敢甩手丢给自己一个秘书管理,自己不管不问。后来钟丽芳来了,又是径直把公司丢给了钟丽芳。

都说用人不疑,疑人不用,这个年纪轻轻的老板,那何止是不疑,她感觉有时候可能老板自己都忘了自己还有家公司。

这回头脑一热又说要去做慈善,乘风公司是有钱,每年电影,彩铃,挣得盆满钵满。可是收购音乐版权,影视版权,小说版权,也挺烧钱的。她刚开始去考察,还挺不理解自家老板的想法,以为又是想一出是一出,这次去看过之后,现在她不仅理解了,还很期待自家老板能去做。那些脏兮兮的小脸,那个自己吃不饱,还忍痛分她一半馒头的小姑娘,她一想到就鼻头发酸。

“当然啦,不然我让你去考察干嘛?”唐汝成抬头诧异的看着这个小姐姐,怎么会问出这种问题,是不是自己给她压的工作太多,累的智商掉线了,感觉不太聪明的样子。

王嘉嘉没管这些,一脸兴奋的把自己准备好的文件夹掏了出来“老板,你要在哪建啊,我跟你说,我考察的这些地方,都特别需要资助。你看,这里……”

秘书小姐姐喋喋不休的开始了介绍,什么这个地方虽然很难,但是我觉得这里也不容易,你不知道,那个地方的小孩子,天天上学都得走十几里山路,看着可让人心疼了。所以这里这里,还有这里,你想在哪里建学校啊。

唐汝成一边听着她的口述,一边看着手里的报告。零几年,中国富的地方其实很富,因为社会这几年在飞速发展,只要你肯干,能吃苦,没有不挣钱的行业。

但是穷的地方,也是非常多。因为道路交通,公共设施,中国都处在发展之中。很多人说中国发展只用了二三十年就追赶上了别的国家,一二百年的速度。但是这种速度之下,就造成了两个极端。

富饶的地方,可能孩子都一身名牌,读着双语学校,想着去哪留学,假期父母还带着到处旅游。十来岁的孩子,手里也有新款手机,玩着电脑,掌上游戏机。

发展慢的地方,整个村子,镇子,可能电话都没有,甚至还没通电。过得生活也像是七八十年代的生活,依然是靠种那几亩地吃饭。靠着养点家畜,贴补生活。

而因为城市需要建设,无数这样的地方,家里的年轻人都会选择外出务工,留下家中孤儿寡母。再不舍得,他们也得挣钱改善家庭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