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份救命之恩,李公公一直铭记于心,所以对慕容家的人向来都另眼相看,敬重有加。
李公公刚一落座,便急忙端起酒杯,站起身来,双手恭敬地向慕容彦达敬了一杯,以表自己内心深处的感激之情。
随后,他缓缓放下酒杯,将王文尧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慕容彦达,从王文尧对自己官职的种种疑虑,到自己如何催促他回京复命的详细经过,都说得清清楚楚。
说完这些,李公公像是对待稀世珍宝一般,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封信,双手递给慕容彦达,说道:
“这是小人离京时,贵妃娘娘托小人带给慕容相公您的,贵妃娘娘再三叮嘱,一定要亲手交到相公您手上。”
慕容彦达赶忙双手接过,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。
只见信中,慕容贵妃言辞极为恳切地写道自己如今在宫中的尴尬处境:
上有郑皇后处处压制,
自己论地位和家势比不上郑皇后,论年龄又和这些新入宫的妃子毫无优势。
在这宫中,自己孤苦无依,在外能够依靠的,只有慕容彦达这一嫡亲哥哥。
信中还着重提到,如果慕容彦达已经凑够了银钱,务必要赶在王文尧之前将银钱送到东京,而且送的银钱数目最好要多于王文尧。
慕容彦达看完信,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,李公公则在一旁静静地喝着酒,看着他,耐心地等待着他的回应。
过了好一会儿,慕容彦达思考完毕,站起身来,对着李公公拱手抱拳道:
“李中官,大恩不言谢。
您对我慕容家的情谊,我慕容彦达没齿难忘。”
说完,他便将一旁的一箱“大黄鱼”土特产送到了李公公面前。
李公公连忙起身,诚惶诚恐地说道:“慕容知府这是折煞小人了。”
一边说着,一边又把“大黄鱼”土特产向一旁推开,接着说道:
“慕容相公,贵妃娘娘对小人有活命之恩,小人这辈子都铭记于心。
这点小事,实在是不值一提,慕容相公又何必挂在心上。”
说完,又坚决地将礼物推了回去。
二人相互推辞了一番,慕容彦达见他态度坚决,不肯收下,最后也只好作罢。
二人又闲聊了一会儿,李公公拱手告辞,带着随从又从后门悄然离开。
一切都进行得极为隐秘,就像他们从未到过这里一样,没有留下丝毫痕迹。
李公公走后,慕容彦达又拿起慕容贵妃的亲笔信沉思了起来。
说起钱财,他之前其实已经准备了一百多万贯,为了凑齐这笔钱,几乎把自己的家底都掏空了。
若不是看在后面青州各家族纷纷送礼,再加上自己还想着从王文尧送来的土地上捞点好处,自己早就安排黄信和李有多把钱送去东京了。
哎,妹妹这次来信,也不知道这一次王文尧准备给官家送多少?
一想到王文尧,他就想起了前几日王文尧送来的地契。
他已经找人估算过那地契的价值了,大概在两百万贯左右。
如果按照之前和王文尧商量好的五五分成,自己理论上可以得到一百万贯。
嗯,对了,当初王文尧给自己说的是值多少钱来着?
慕容彦达努力回忆,想起王文尧说这些地值百十万贯。
嗯,到时候就说卖地的事情太急,地太多,只卖了八十万贯。
哎,王文尧这钱也是送给当今官家的,我拿来也是送给官家的,既然大家送的都是官家。
我何必不帮他一起送呢?
慕容彦达突然一拍自己的脑门,像是恍然大悟一般,心里顿时有了主意。
他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,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这场与王文尧争斗的游戏中的胜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