暂且按下君臣商议之事不表。到了第二天,探子匆匆跑进营帐禀报:“帅爷,苏宝同又在城外讨战。” 薛元帅听闻,顿时大怒,迅速穿戴整齐,做好出战准备。此时,八位总兵官以及程铁牛、秦梦、段仁、王宗一、尉迟号怀等人走进营帐,说道:“元帅出城破贼,小将们愿一同前往。” 薛仁贵说道:“诸位将军兄弟,今日是本帅首次出城迎战,有八位总兵在此,就不劳烦诸位将军同去了。” 众将纷纷说道:“元帅这是哪里的话,元帅出城作战,末将等理当随行听令。” 薛仁贵坚持道:“不必如此,诸位将军留在城中保驾即可。” 众将无奈,只得应道:“是。”
薛元帅跨上赛风驹,三声炮响过后,城门大开,鼓声雷动,二十四面大红蜈蚣旗左右一分,薛仁贵威风凛凛地冲出城来。且看他如何打扮:头戴一顶亮银盔,盔上二翅冲天,双龙蟠顶;身穿一件银丝铠,胸前镶着鸳鸯护心镜,内衬暗龙袍;背后插着四杆白绫旗,左边悬挂着宝雕弓,右边插着几支狼牙箭,腰间挂着打将白虎鞭,胯下骑着一匹赛风驹,手中紧握画杆方天戟,后面一面白旗上写着斗大的字 “招讨元帅本姓薛”。
薛仁贵来到阵前,抬头望去,只见苏宝同也气势汹汹地站在对面。苏宝同头戴一顶青铜盔,盔上高挑雉鸡尾,向两边散开,白面微须;身穿一件青铜甲,甲上砌就龙鳞,五色斑斓,甲内穿着一领柳绿蟒袍,绣着龙凤图案,二龙戏珠前后护心;背后背着葫芦,里面暗藏飞刀,还插着四面箭杆旗,左边挂着弓,右边挂着箭,足蹬虎头靴,骑着一匹白龙驹,手托大砍刀,身后扯着一面大旗,上面写着 “灭寇大元帅苏”,看上去威风凛凛。
薛仁贵勒住战马,高声喝道:“呔!你这番将可是苏宝同?” 苏宝同应道:“正是本帅。既然知晓本帅大名,为何不早早自刎,将首级献来?” 薛仁贵冷冷一笑,说道:“苏贼!你不过是个无名小卒,竟敢伤我大唐三员大将。本帅尚未问罪于你,你却还在关前耀武扬威。今日既然碰上本帅,我定要为三位将军报仇。你难道没听说过我这画杆方天戟的厉害?正好用你祭我戟,也不算稀奇。你不如卸甲归降大唐,等我主将慢慢将你斩首挖心,来祭奠驸马以及二位尉迟爵主。倘若有半句不肯,本帅即刻动手!” 苏宝同听后,怒不可遏,吼道:“你休要口出狂言,你就是那什么薛元帅薛仁贵?” 薛仁贵应道:“既然知道本帅之名,还不下马受缚?” 苏宝同恶狠狠地说:“薛蛮子,你可知道我与大唐有不共戴天之仇,杀父之恨让我切齿难忘。我也知道你有些本事,不过今日,我定要将你一刀斩为几段。放马过来吧!” 说罢,他双手高高举起大砍刀,大喝一声:“薛仁贵,接我一刀!” 这一刀带着呼呼风声,朝着薛仁贵的顶梁狠狠砍了下去。
薛仁贵见状,大喝一声:“来得好!” 随即用画杆方天戟朝着大刀用力一挡,只听 “噶啷” 一声巨响,那大刀竟被反弹了回去,差点砍到苏宝同自己头上。苏宝同心中一惊,暗忖:“哎呀,果然名不虚传,这薛蛮子好厉害!” 他赶忙催动战马,冲锋过去,又迅速转过马来。苏宝同再次举起大刀,“咔” 的一声,又朝着薛仁贵砍了下去。薛仁贵不慌不忙,用戟将刀稳稳地挡在一旁,紧接着,回手用戟朝着苏宝同的前心狠狠刺去。苏宝同也不甘示弱,大喝一声:“来得好!” 用大砍刀 “噶啷” 一声将戟抬开。这一下,薛仁贵只感觉两臂一震,心中暗赞:“哎呀!今日碰上这苏贼,竟能抬得住我这一戟,果然有些本事。” 两人的战马交错而过,英雄们各自闪背回身。薛仁贵又用力捣出一戟,苏宝同再次稳稳地将戟架住。二人就这样在沙场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大战,一时之间,竟难分胜负。正所谓棋逢敌手,将遇良才。两人大战了四十回合,就如同石将军遇到了铁将军,难分输赢。又战了十回合,苏宝同已累得呼呼喘气,战马也有些不听使唤,刀法渐渐凌乱,汗水湿透了脊背,两臂更是酸麻无比。他心中叫苦:“哎呀!这薛蛮子太厉害了。” 实在招架不住,只得带转战马,转身就逃。薛仁贵怎肯放过,紧紧追在后面。
此时,天子与军师徐茂公、程咬金在城上观战。见元帅得胜,天子龙颜大悦,对徐茂公说:“军师,你看元帅得胜了。果然将苏贼杀得大败。” 随即吩咐三军擂鼓助威。战鼓擂动,士气大振,薛仁贵受到鼓舞,更是奋力追赶。然而,他此番追赶,究竟性命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