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臣杀死父亲楚成王之后,对外宣称楚成王是暴病而亡,然后自立为王,这就是楚穆王。楚穆王提升潘崇为太师,让他掌管宫廷警卫部队,还把原来太子的宫室赏赐给他。令尹斗般等人,都知道楚成王是被商臣杀害的,但没人敢说出来。商公斗宜申听闻楚成王的变故,借口奔丧,来到郢都,与大夫仲归谋划刺杀楚穆王。事情败露后,楚穆王派司马斗越椒擒获斗宜申和仲归,并将他们处死。曾经有个叫范矞似的巫师说:“楚成王与子玉、子西三人,都不得善终。” 到这时,他的话果然应验了。
斗越椒觊觎令尹的职位,于是对楚穆王进谗言说:“子扬(斗般字子扬)常常对人说:‘我们父子世代执掌楚国政事,受先王莫大的恩泽,却惭愧不能完成先王的遗志。’他这是想扶持公子职当国君。子上(斗勃字子上)前来救援蔡国,其实是子扬召来的。如今子上被诛杀,子扬心里不安,恐怕会有其他图谋,不可不加以防备。” 楚穆王听后起了疑心,便召来斗般,让他去杀掉公子职,斗般推辞说自己做不到。楚穆王发怒道:“你是想完成先王的遗志吗?” 说着就亲自举起铜锤,将斗般击杀。公子职想要逃往晋国,斗越椒在郊外追上并将他杀死。楚穆王随后任命成大心为令尹。没过多久,成大心也去世了。于是楚穆王又提拔斗越椒为令尹,蒍贾为司马。后来,楚穆王又念及子文治理楚国的功劳,任命斗克黄为箴尹。斗克黄字子仪,是斗般的儿子,子文的孙子。
晋襄公听说楚成王去世,便问赵盾:“上天难道是要厌弃楚国了吗?” 赵盾回答说:“楚国国君虽然专横,但还可以用礼义去教化他。商臣连自己的父亲都不爱,更何况对其他人呢?我担心诸侯的灾祸,才刚刚开始。” 没过几年,楚穆王就四处派兵出征,先灭掉了江国,接着灭掉了六国、蓼国,又对陈国、郑国用兵,中原地区从此多事,果然如赵盾所言。这都是后话了。
话说周襄王二十七年春天二月,秦国的孟明视向秦穆公请求,想要兴兵讨伐晋国,以报崤山战败之仇。秦穆公赞赏他的志向,同意了他的请求。于是孟明视与西乞术、白乙丙率领四百辆兵车讨伐晋国。晋襄公考虑到秦国有报仇的可能,每天都派人到远方打探消息。一得到这个消息,他笑着说:“秦国来‘报答’我们的人到了!” 于是任命先且居为大将,赵衰为副将,狐鞫居为车右,前往边境迎战秦军。大军即将出发的时候,狼曋主动请求率领自己的私人部属效力,先且居同意了。此时,孟明视等人还没有离开秦国国境。先且居说:“与其等秦军来了再交战,不如主动去讨伐秦国。” 于是向西行军到了彭衙,正好与秦军相遇,双方各自摆开阵势。
狼曋向先且居请求说:“以前先元帅认为我没有勇气,将我罢黜不用。今天我请求亲自上阵一试,不敢奢望立功受赏,只是想洗刷之前的耻辱。” 说完,他就和好友鲜伯等一百多人,径直冲向秦军阵营。他们所向披靡,杀死了无数秦军。鲜伯后来被白乙丙所杀。先且居登上战车,看到秦军阵营已经大乱,便率领大军掩杀过去。孟明视等人抵挡不住,大败而逃。先且居救出了狼曋,此时狼曋遍体鳞伤,呕血一斗多,没过几天就去世了。晋军高奏凯歌回朝。先且居向晋襄公上奏说:“今天的胜利,全是狼曋的功劳,与我没什么关系。” 晋襄公下令以上大夫的礼节,将狼曋安葬在西城外,并让群臣都去送葬。这正是晋襄公激励人才的高明之处。史臣写诗夸赞狼曋的勇敢:“壮哉狼车右,斩囚如割鸡!被黜不妄怒,轻身犯敌威。一死表生平,秦师因以摧。重泉若有知,先轸应低眉。”
再说孟明视兵败回到秦国,自认为必死无疑。谁知道秦穆公一心把过错都揽在自己身上,丝毫没有责怪他的意思,依旧派人到郊外迎接慰劳,还像以前一样让他执掌国政。孟明视心中惭愧不已,于是更加努力地治理国政,拿出自己的全部家产,抚恤阵亡将士的家属。他每天训练军士,用忠义来激励他们,期望来年能够大举讨伐晋国。这年冬天,晋襄公又命令先且居联合宋国大夫公子成、陈国大夫辕选、郑国大夫公子归生,率领军队讨伐秦国,夺取了江邑和彭衙邑后返回。还开玩笑说:“这是我们对秦国‘报答’的回应。” 当初郭偃占卜的繇辞,有 “一击三伤” 的说法,到这时三次击败秦军,他的预言果然应验了。孟明视没有请求出兵抵御晋军,秦国人都认为他胆怯。只有秦穆公对他深信不疑,对群臣说:“孟明视一定能报复晋国,只是时机还没到罢了。”
到了第二年夏天五月,孟明视补充士兵,检阅战车,训练已经十分精良。他请求秦穆公亲自前往督战,并表示:“如果这次不能洗刷耻辱,我发誓绝不活着回来!” 秦穆公说:“寡人已经三次在晋国战败。如果再没有战功,寡人也没脸回国了。” 于是挑选了五百辆兵车,选定日子出兵。凡是跟随出征的军士,秦穆公都重重地赏赐他们的家人,三军士气高涨,都愿意拼死效力。军队从蒲津关出发,渡过黄河之后,孟明视下令把所有船只都烧掉。秦穆公感到奇怪,问道:“元帅烧掉船只,这是什么意思?” 孟明视上奏说:“用兵打仗靠的是士气。我们多次受挫之后,士气已经低落。只要打了胜仗,还担心回不去吗?我烧掉船只,是向三军表明必死的决心,只有前进,没有后退,以此来振作士气。” 秦穆公称赞道:“说得好。”
孟明视亲自担任先锋,长驱直入,攻破并占领了王官城。消息传到绛州,晋襄公急忙召集众臣,商议出兵抵御秦军。赵衰说:“秦国已经愤怒到了极点,这次出动全国的兵力,是打算与我们决一死战。况且秦国国君亲自出征,我们难以抵挡,不如避开他们。让他们稍微满足一下心愿,或许可以平息两国之间的纷争。” 先且居也说:“被困的野兽尚且会搏斗,何况是大国呢?秦国国君以战败为耻,三位主帅又都勇猛好战,他们不达目的不会罢休。这样下去,兵连祸结,没有尽头,子余(赵衰字子余)说得对。” 晋襄公于是传令四方边境坚守,不要与秦军交战。
繇余对秦穆公说:“晋国害怕我们了!国君可以趁着这股兵威,去崤山收敛战死士兵的尸骨,这样可以洗刷以前的耻辱。” 秦穆公听从了他的建议,于是率领军队渡过黄河上岸,从茅津渡让军队过河,驻扎在东崤山。晋军没有一人一骑敢来迎战。秦穆公命令军士在堕马崖、绝命岩、落魂涧等地,收集尸骨,用草垫着,埋葬在山谷偏僻的角落。还宰牛杀马,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。秦穆公身着素服,亲自洒酒祭奠,放声大哭。孟明视等将领都伏地不起,三军将士都被感动,无不落泪。髯仙有诗写道:“曾嗔二老哭吾师,今日如何自哭之?莫道封尸豪举事,崤山虽险本无尸。”
江邑和彭衙邑的百姓,听说秦穆公讨伐晋国得胜,纷纷聚集起来,赶走晋国的守将,重新归附秦国。秦穆公凯旋班师,任命孟明视担任亚卿,与两位相国共同执掌国政。西乞术、白乙丙也都得到了封赏。还将蒲津关改名为大庆关,以此纪念战功。
再说西戎的首领赤班,起初见秦军屡次战败,便轻视秦国,想率领众戎族背叛秦国。等到秦国讨伐晋国回来,秦穆公就打算移师讨伐西戎。繇余建议先向戎族传发檄文,征召他们前来朝贡,如果他们不来,再出兵攻打。赤班打听到孟明视打了胜仗,正心怀忧虑恐惧,一见到檄文,就率领西方二十多个国家,献上土地,请求朝见,尊奉秦穆公为西戎的霸主。史臣评论秦国的事情,认为 “千军易得,一将难求”。秦穆公信任孟明视的才能,能够始终任用他,所以最终成就了霸业。
当时秦国的威名,一直传到京城。周襄王对尹武公说:“秦国和晋国实力相当,他们的先辈都对王室有功劳。以前重耳主持中原会盟,我册封他为侯伯。如今秦伯任好(秦穆公名任好),强盛程度不亚于晋国,我也想像册封晋国一样册封他。你觉得怎么样?” 尹武公说:“秦国虽然称霸西戎,但不像晋国那样能为王室效力。如今秦晋两国关系恶劣,而晋侯欢(晋襄公名欢)能够继承父业。如果册封秦国,就会让晋国不高兴。不如派遣使者带着赏赐去祝贺秦国,这样秦国感激,晋国也不会有怨言。” 周襄王听从了他的建议。至于后事如何,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