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回 燃灯议破十绝阵(2 / 2)

话说秦天君把幡摇了数十下,却怎么也摇不动广法天尊。天尊在光芒中说道:“秦完!贫道今日饶不得你,要大开杀戒了。” 他将遁龙桩往空中一撒,把秦天君困住。这遁龙桩按照三寸而立,桩上下有三圈,将秦完缚得直直的。文殊广法天尊对着昆仑方向行了个稽首礼,说道:“弟子今日开此杀戒。” 说罢,举起宝剑一挥,砍下了秦完的首级,提着走出天绝阵。

闻太师骑在黑麒麟上,一见秦完被斩,大叫一声:“气杀老夫!” 催动坐骑,大喊:“文殊,休走!我来了!” 天尊没有理会他,麒麟跑得极快,如同一阵黑烟滚滚而来。后人有诗赞道:

怒气凌空怎按摩,一心只要动干戈;

休言此阵无赢日,纵有奇谋俱自讹。

且说燃灯道人后面,黄龙真人乘鹤飞来,拦住闻太师说道:“秦完在天绝阵害死了我师弟邓华,如今秦完身亡,也算是抵过了。如今十阵才破了一阵,还有九阵胜负未分。原本就是斗法,不必如此逞强,你暂且退下吧。”

只听得地烈阵一声钟响,赵江骑着梅花鹿,一边吟唱一边走出:

妙妙妙中妙,玄玄玄更玄;

动言俱演道,默语是神仙。

在掌如珠易,当空似月圆;

功成归物外,直入大罗天。

赵天君大声喊道:“广法天尊,既然破了天绝阵,谁敢来会我的地烈阵?” 说着便冲杀过来。燃灯道人命韩毒龙去破地烈阵。韩毒龙纵身而出,大喊:“休得乱闯,我来了!” 赵天君问道:“你是何人,竟敢来见我?” 韩毒龙回答:“我是道行天尊门下韩毒龙。奉燃灯师父的法旨,特意来破你的地烈阵。” 赵江笑着说:“你不过是些微末道行,怎敢来破我的阵,白白丢了性命?” 说罢,提剑直取韩毒龙。韩毒龙举剑相迎,剑来剑往,如同紫电在空中飞舞,又似寒冰从山谷中涌出。两人战了五六回合,赵江虚晃一剑,往阵内败走。韩毒龙随后追赶,追到阵中。

赵天君登上板台,摇动五方幡,四下里怪云涌起,一声雷鸣响起,上面有火罩落下,上下夹攻,雷火齐发。可怜韩毒龙转眼间身体便化为齑粉,一道灵魂朝着封神台飘去,清福神引着他进去了。且说赵天君又骑上梅花鹿出阵,大声喊道:“阐教的道友们,派个有道行的人来见识我这阵,不要让根基浅薄之人来,白白送了性命。谁敢再来会我这阵?” 燃灯道人说:“惧留孙去走一趟。” 惧留孙领命,一边吟唱一边走来:

交光日月炼金英,二粒灵珠透室明;

摆动乾坤知道力,逃移生死见功成。

逍遥四海留踪迹,归在玄都立姓名;

直上五云云路稳,彩鸾朱鹤自来迎。

惧留孙快步走出,只见赵天君骑着仙鹤迎面飞来。赵天君的装扮十分奇特,头戴碧玉冠,冠顶点缀着一点红色宝石,身穿翡翠袍,袍上绣着一丛丛艳丽的花朵。腰间系着丝绦,打成乾坤样式的结,脚下常常踏着两朵白云。他手持太阿剑,剑身上七星闪烁,这剑能诛杀龙虎,斩灭妖精。赵天君本是九龙岛内的真龙之士,一心想要为成汤立下大功。

惧留孙说道:“赵江!你身为截教仙人,与我们大不一样。你心思险恶,为何要摆下这恶毒的地烈阵,逆天行事?别说你胸中有些道术,只怕在封神台上,你也难逃眼前这场灾祸。” 赵天君听后大怒,提剑就向惧留孙刺去。惧留孙举剑相迎,两人交锋几个回合后,赵天君便依照之前的策略,又往阵内跑去。惧留孙随后追到阵前,不敢轻易进入。只听后面钟声催促,无奈之下,只得进入阵中。

赵天君已经登上板台,像之前那样施展五方幡。惧留孙见形势不妙,先打开天门,头顶上现出庆云,护住自身。然后取出困仙绳,对黄巾力士下令道:“将赵江抓到芦篷,听候发落。” 只见一道金光闪过,困仙绳出手,万仙为之震惊,一股仙风扑面而来。惧留孙在这地烈阵中施展妙法,凭空就把赵江提了起来,送往芦篷。

就这样,惧留孙用困仙绳命黄巾力士将赵江带到芦篷中,赵江被摔得七窍中喷出三昧真火,地烈阵就此被破。惧留孙不慌不忙,徐徐返回。闻太师见地烈阵又被攻破,赵江还被擒获,骑在黑麒麟背上,声音如巨雷般大喊:“惧留孙,休走!我来了!” 这时,玉鼎真人说道:“闻兄,不必如此。我们奉玉虚宫符命下山,卷入红尘,就是为了破这十绝阵。如今才破了两阵,还有八阵尚未分晓。况且原本就说好了是斗法,何必大动肝火,这可不是有道之人的高明做法。” 玉鼎真人一番话,说得闻太师默默无言。燃灯道人让众人暂且回营,闻太师也回到老营,与剩下的八阵主帅商议:“如今刚破了两阵,却伤了两位道友,我闻仲心里实在不忍。” 董天君说:“一切都是定数,既然到了这个地步,也由不得我们收拾。现在就让我在风吼阵上建立大功吧。” 于是,他们便和闻太师一起商议起来,暂且不提。

话说燃灯道人回到芦篷上,惧留孙将赵江带到芦篷下,来向燃灯道人禀报。燃灯道人说:“把赵江吊在芦篷上。” 众仙向燃灯道人问道:“风吼阵明天能破吗?” 燃灯道人说:“破不得。这风吼阵中的风可不是世间普通的风,而是地水火之风。一旦发动起来,风里有万把利刃同时袭来,根本无法抵挡。必须先借到定风珠,制住这风,才能破得了此阵。” 众位道友问:“去哪里借定风珠呢?”

灵宝大法师说:“我有个道友,在九鼎铁叉山八宝灵光洞,名叫度厄真人,他有定风珠。我写封信,应该能借到。子牙你派一名文官,一名武将,赶快去借珠子,这风吼阵自然就能破了。” 子牙连忙派散宜生、晁田这一文一武两名官员,连夜前往九鼎铁叉山八宝灵光洞借取定风珠。二人离开西岐,沿着大道前行,不止一日,渡过了黄河。又过了几天,来到了九鼎铁叉山。只见这座山巍峨高耸,峻岭连绵,山峰直插云霄,仿佛要冲破碧空。怪石嶙峋,随意堆积在一起,犹如蹲伏的猛虎;苍松斜挂在山崖上,好似腾飞的巨龙。岭上鸟儿啼叫,声音娇美动听;崖前梅花绽放,香气浓郁扑鼻。涧水潺潺流淌,散发出阵阵寒意;冷云黯淡,透着一股凶险之气。又见雾气飘飘,寒风凛冽,饿虎在山中咆哮,寒鸟找不到栖息的树枝,野鹿也寻不到安身的巢穴。这情景,真让路过的行人望而却步,一个个皱眉愁脸,抱着头不知所措。

散宜生和晁田二人骑马来到山上,在洞门前下马。只见有一个童子走了出来,散宜生说道:“师兄,麻烦你进去通报老师,西周派来的官员散宜生求见。” 童子进洞去了,不一会儿出来说请进。散宜生走进洞中,看见一位道人坐在蒲团上。散宜生行礼之后,将书信呈上。道人看完信,对散宜生说:“先生此次前来,是为了借定风珠。如今群仙相聚,共同破这十绝阵,这都是定数,我也不能不答应。况且有灵宝师兄的书信,只是一路上你们要小心,千万不可失误。” 说完,便把一颗定风珠交给散宜生。散宜生谢过道人,急忙出来,和晁田上马,扬鞭疾驰,不顾路途颠簸艰难,沿着黄河走了两天,却找不到渡船。散宜生对晁田说:“之前来的时候有渡船,怎么如今却没有了呢?”

只见前面有个人走来,晁田便上前问道:“过路的兄弟,这里为什么没有渡船呢?” 行人回答说:“官人有所不知,近日来了两个恶人,力大无穷,把黄河上的渡船都赶走了。离这里五里的地方,还留着一个渡船,但都要从他们那里过,任由他们勒索渡河钱,没人敢违抗,他们要多少就得给多少。” 散宜生听了,心想这才几天,怎么就有这么大的变化。于是,二人策马前行,果然看见两个大汉,他们不用船,只用木筏,用两条绳子,左边有人上筏,就从右边把筏子拽过去;右边有人上筏,就从左边把筏子拽过去。散宜生心中十分惊骇,这两人果然力大,动作也很麻利。他心急如焚,等着晁田过来一起渡河。

只见晁田骑马来到跟前,他认出这两人是方弼、方相兄弟。晁田喊道:“方将军!” 方弼一看,认得是晁田,便说:“晁兄,你这是要去哪里?” 晁田说:“麻烦你渡我们过河。” 方弼随即用筏子把散宜生和晁田渡过黄河上岸。方弼、方相和晁田相见,叙起往日的交情。方弼又问:“这位是什么人?” 晁田说:“这是西岐的上大夫散宜生。” 方弼说:“他可是纣王的臣子,你为什么和他一起走?” 散宜生说:“纣王失德,他已经归顺武王。如今闻太师征伐西岐,摆下十绝阵,现在要破风吼阵,特地来借这定风珠。今日有幸,能遇到你们兄弟二人。”

方弼心想:“昔日我们反出朝歌,得罪了纣王,一直流落在外。今日得到这定风珠,抢去将功赎罪,岂不是好事?我们兄弟说不定还能恢复官职。” 于是便问:“散大夫,什么样的东西叫做定风珠?借给我看看,让我长长见识。” 散宜生见方弼帮他们渡了河,况且晁田又认识他,便急忙把定风珠拿出来递给方弼。方弼打开看了看,就把包裹往腰里一塞,说:“这珠子就当作过河的船资了。” 说完,也不答话,径直往正南的大路走去。晁田不敢阻拦,方弼、方相身高三丈有余,力大无穷,他们怎么敢招惹?散宜生吓得魂飞魄散,大哭起来:“我们千里迢迢赶来,如今这定风珠一旦被他抢走,可怎么办?我有什么脸面去见姜丞相他们?” 说着就要往黄河里跳。晁田连忙抱住散宜生,说:“大夫,不要着急。我们死不足惜,但姜丞相命我们二人取这珠子破风吼阵,十万火急。不幸被他抢走,我们死在黄河,姜丞相却不知道消息,耽误了国家大事,这是不忠。半路上被劫,这是不智。我们去给姜丞相报告这件事,让他另想办法,就算死在刀下,也能减少些不忠不智的罪过。要是我们不明不白地死了,两边都耽误,那罪过就更大了。” 散宜生叹息道:“谁知道会在这里遭殃。”

二人上马,往前加急赶路。没走十五里,只见前面尘土飞扬,有军队从山口出来,后面还传来粮车的声音。散宜生骑马赶到跟前,一看是武成王黄飞虎在押送粮草经过这里。散宜生连忙下马,武成王也下了坐骑,问道:“大夫,你要去哪里?” 散宜生哭着拜倒在地,武成王回礼,又问晁田:“散大夫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?” 散宜生把取定风珠、渡黄河遇到方弼、方相抢走珠子的事,详细说了一遍。黄飞虎问:“什么时候被抢走的?” 散宜生说:“他们刚走不久。” 黄飞虎说:“不妨事,我去帮大夫把珠子取回来,你们在这里等一会儿。”

黄飞虎上了神牛,这神牛日行八百里,他放开缰绳,没追多久,就赶上了方弼、方相兄弟。只见他们二人在前面慢悠悠地走着。黄飞虎大喊:“方弼、方相,慢行!” 方弼回头一看,见是武成王黄飞虎,多年不见,急忙在路边跪下,问武成王:“千岁,你要去哪里?” 黄飞虎大声喝道:“你们为什么把散宜生的定风珠抢走了?” 方弼说:“他给我当作过河钱的。” 黄飞虎问:“你们二人一直在哪里?” 方弼说:“自从和大王分别后,我们兄弟就在这里盘河为生。” 黄飞虎说:“我已经抛弃了成汤,现在归顺了周国,武王真是圣明的君主,仁德如同尧舜,天下三分,他已得其二。如今闻太师在西岐征伐,屡次作战都不能取胜。你们既然没有归宿,不如和我一起归顺武王,这样还能不失封侯之位。不然就白白辜负了你们兄弟的本领。” 方弼说:“大王,要是您肯提携我们,那真是我们兄弟的再生之恩,有什么不可以的。” 黄飞虎说:“既然如此,就跟我来吧。” 二人便跟着武成王策马返回,不一会儿就到了。

散宜生、晁田见方家兄弟跟着黄飞虎回来,吓得魂不附体。武成王下了坐骑,把定风珠交给散宜生,说:“你们二人先回去,我带着方弼、方相随后就到。” 且说散宜生、晁田连夜赶回西岐的芦篷下,来见姜子牙。姜子牙问:“取定风珠的事情怎么样了?” 散宜生便把渡黄河被劫,幸好遇到黄飞虎取回定风珠,还收了方弼、方相兄弟二人的事情,说了一遍。姜子牙没有说话,散宜生把定风珠拿到芦篷上,献给燃灯道人。众仙说:“既然有了这定风珠,明天就可以破风吼阵了。”

不知道这风吼阵能不能顺利攻破?且看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