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峰挺拔,山峦重叠,景色清幽,仙岳的顶峰直插蓝天。从西天眺望这座雄伟的山镇,其气势足以震慑中华大地。天地间元气流通,威风传遍满山的花朵。时常能听到悠扬的钟磬声,每每能听到清晰的诵经声。又见那青松之下,善男信女在讲经说法;翠柏之间,罗汉们在修行漫步。白鹤怀着深情来到鹫岭,青鸾有意在闲亭停歇。玄猴成双成对地捧着仙果,寿鹿双双献上紫英。幽鸟声声,如同在倾诉心事;奇花绚丽,却叫不出名字。山峦环绕,古道蜿蜒,处处平坦。这里真是清幽灵秀之地,尽显庄严的大觉佛家风范。
行者正在观赏山景,忽然听到有人喊道:“孙悟空,你从哪里来?要到哪里去?” 他急忙回头,原来是比丘尼尊者。大圣行礼说道:“正好有件事,想拜见如来佛祖。” 比丘尼说:“你这顽皮的猴子!既然要见如来,为什么不登上宝刹,却在这里看山?” 行者说:“初次来到宝地,所以有些大胆了。” 比丘尼说:“你快跟我来吧。” 行者紧紧跟随,来到雷音寺山门下,又见八大金刚威风凛凛地在两边拦住去路。比丘尼说:“悟空,先在这里稍等片刻,我去帮你奏明佛祖。” 行者只好站在门外等候。比丘尼来到佛前,合掌说道:“孙悟空有事求见如来。” 如来传旨让行者进去,金刚这才让路放行。
行者低头行礼完毕,如来问道:“悟空,之前听说观音尊者解脱了你的束缚,让你皈依佛门,保护唐僧来此取经,你怎么独自来到这里?发生了什么事?” 行者磕头说道:“禀告我佛:弟子自从秉持佛法,和唐朝师父西行,走到金山金洞时,遇到一个恶魔,名叫兕大王,神通广大,把师父和师弟们都抓到了洞里。弟子向他索要,他却不讲道理,双方争斗起来,他用一个白森森的圈子,抢走了我的金箍棒。我担心他是天上的天将下凡,急忙上天界查勘,却毫无结果。承蒙玉帝派遣李天王父子前来相助,结果他又抢走了太子的六般兵器。请火德星君放火烧他,他又把火具抢走了。请水德星君放水淹他,却丝毫奈何不了他。弟子费了好大的力气,才把金箍棒等物偷了出来,再次去挑战,结果那些东西又被他套了回去,实在无法收降他。因此特地来求我佛:希望您慈悲为怀,帮弟子看看这妖怪到底是什么来历,我好去捉拿他的家属和邻居,抓住这个魔头,救出我师父,大家一起虔诚地拜佛求经,修成正果。” 如来听了,用慧眼远远望去,早已心中有数,对行者说:“那怪物的来历我知道,但不能告诉你。你这猴儿嘴巴不严,一旦说是我说的,他就不会再和你争斗,肯定会闹到灵山来,反而给我带来灾祸。我这里用法力帮你捉拿他吧。” 行者再次下拜称谢,问道:“如来佛祖要帮我什么法力呢?” 如来立即命令十八尊罗汉打开宝库,取出十八粒 “金丹砂” 给悟空助力。行者问:“金丹砂有什么用呢?” 如来回答:“你到洞外,叫那妖魔出来比试,等他出来后,让罗汉们撒下金丹砂,困住他,让他动弹不得,拔不出脚,到时候你就可以随意收拾他了。” 行者笑着说:“妙!妙!妙!那我们赶紧去吧!”
罗汉们不敢耽搁,立刻取了金丹砂出门。行者又谢过如来。一路上查看人数,发现只有十六尊罗汉,行者叫嚷道:“这是什么地方,居然还敢放人走!” 众罗汉问:“谁放人走了?” 行者说:“原本派了十八尊,现在怎么只有十六尊?” 话还没说完,降龙、伏虎二尊从里面走了出来,上前说道:“悟空,你怎么这么刁难人?我们两个在后面听如来讲话呢。” 行者说:“太不像话了!太不像话了!要是我再叫嚷得晚一点,你们是不是就不出来了。” 众罗汉笑呵呵地驾起祥云。
不一会儿,他们就到了金山界。李天王见了,率领众人迎接,详细地说了之前的事情。罗汉说:“不必多说了,快去叫那妖怪出来。” 大圣握紧拳头,来到洞口,骂道:“你这肥头大耳的怪物,快出来!和你孙外公大战一场!” 小妖又急忙跑去报告。魔王生气地说:“这贼猴又不知道请了谁来捣乱!” 小妖说:“没别的将领,只有他一个人。” 魔王说:“他的棒子已经被我收了,怎么又一个人来了?难道又要和我比拳脚?” 于是带着宝贝,手持长枪,让小妖搬开石块,跳出门来,骂道:“贼猴!你几次都没占到便宜,就该知趣离开,怎么又来叫嚷?” 行者说:“你这泼魔不知好歹!要是想让你孙外公不来,除非你投降,赔礼道歉,把我师父、师弟送出来,我就饶了你!” 那怪说:“你那三个和尚已经被我洗干净了,马上就要宰杀,你还不明白事理?赶紧走吧!”
行者听到 “宰杀” 二字,气得腮帮子通红,按捺不住心头的怒火,抛开架势,抡起拳头,斜着身子,迈着大步,朝着妖魔使出一招 “挂面拳”。那怪挥舞长枪,迎面抵挡。行者左跳右跳,引着妖魔。妖魔不知是计,被引到洞口南边。行者立刻招呼罗汉把金丹砂朝着妖魔一起抛下,共同施展神通。好厉害的金丹砂!只见:
金丹砂如雾如烟,起初弥漫开来,纷纷扬扬地飘向天涯。白茫茫的一片,到处让人睁不开眼;昏沉沉的,飞起来让人迷失方向。打柴的樵夫迷失了同伴,采药的仙童找不到家。细细地轻轻飘着,如同麦面;粗粗地翻滚着,好似芝麻。世界变得朦胧,山顶昏暗,长空被遮蔽,太阳也被挡住。这砂不比飞扬的尘土跟着骏马,也难言像轻柔的垫子衬托香车。这金丹砂本是无情之物,却能盖地遮天,用来捉拿妖怪。只因邪魔侵犯正道,罗汉们奉命施展神通。手中的金丹砂如同明珠闪烁,一时间让人眼花缭乱。
那妖魔见飞砂迷住了眼睛,把头低了一低,脚下立刻陷进三尺多深的砂中;他惊慌失措,纵身一跳,跳到浮在上面的一层砂上;还没站稳,不一会儿,砂又陷下去二尺多深。那怪着急了,拔出脚来,急忙取出圈子,往上一抛,大喊一声:“着!” 只听 “唿喇” 一声,十八粒金丹砂又全被他套了去,他转身就往回走,径直回到本洞。
罗汉们一个个空着手,停在云端。行者上前问道:“各位罗汉,怎么不撒砂了?” 罗汉说:“刚才响了一声,金丹砂就不见了。” 行者笑着说:“又是那个宝贝把它们套走了。” 天王等人说:“这妖怪这么难降伏,怎么才能捉住他呢?什么时候才能回天庭,有什么脸面去见玉帝啊!” 这时,降龙、伏虎二罗汉对行者说:“悟空,你知道我们两个出门晚的原因吗?” 行者说:“老孙我只怪你们躲着不出来,却不知道有什么说法。” 罗汉说:“如来佛祖吩咐我们说:‘那妖魔神通广大,如果丢了金丹砂,就让孙悟空去离恨天兜率宫太上老君那里寻找他的踪迹,或许可以一举将他擒获。’” 行者听了,生气地说:“可恶!可恶!如来佛祖也故意瞒着老孙我!当时就该跟我说清楚,何必让你们跑这么远的路?” 李天王说:“既然如来佛祖有这样的明示,大圣就该早点动身。”
好个行者,说走就走,纵起一道筋斗云,直接进入南天门。当时,四大元帅抱拳拱手问道:“捉拿妖怪的事情怎么样了?” 行者一边走一边回答:“还没呢!还没呢!现在有地方可以追查根源了。” 四将不敢阻拦,让他进了天门。行者没有去灵霄殿,也没有去斗牛宫,而是径直来到三十三天之外的离恨天兜率宫前,看到两个仙童在门口侍立,他也不通报姓名,直接就往里走,两个仙童急忙拉住他说:“你是什么人?要到哪里去?” 行者这才说:“我是齐天大圣,要找李老君。” 仙童说:“你怎么这么鲁莽?先站住,让我们通报一声。” 行者哪里肯听,大喝一声,径直往里走。忽然,老君从里面出来,和他撞了个满怀。行者躬身行礼,说道:“老官儿,好久没见了。” 老君笑着说:“你这猴儿不去取经,来我这里干什么?” 行者说:“取经取经,日夜不停;路上遇到阻碍,所以到您这儿来走走。” 老君说:“西天路受阻,和我有什么关系?” 行者说:“西天西天,您先别说;等我找到线索,再跟您细说。” 老君说:“我这里是无上仙宫,有什么线索可找?”
行者走进兜率宫,眼睛滴溜溜地四处张望,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。他走过几层廊宇,忽然看到牛栏边有个童儿正在打瞌睡,而栏中的青牛却不见了踪影。行者赶忙喊道:“老官儿,牛跑了!牛跑了!” 老君大吃一惊,问道:“这孽畜什么时候跑的?” 正叫嚷着,那童儿才醒过来,跪在老君面前说道:“爷爷,弟子睡着了,不知道它是什么时候跑的。” 老君骂道:“你这小子怎么能打瞌睡呢?” 童儿磕头说道:“弟子在丹房里捡到一粒丹药,当时就吃了,然后就在这儿睡着了。” 老君说:“想必是前几日炼制的七返火丹,掉了一粒,被你这小子捡到吃了。那丹药吃一粒,要睡七天呢。那孽畜趁你睡着,没人看管,就趁机跑到下界去了,到现在也有七天了。” 老君随即查看有没有宝贝被偷走。行者说:“没什么别的宝贝,只知道他有一个圈子,特别厉害。”
老君急忙查看,发现各种东西都在,唯独不见了金刚琢。老君说:“原来是这孽畜偷了我的金刚琢!” 行者说:“原来是这件宝贝!当时打我的就是它!如今它在下界嚣张跋扈,不知道套走了我们多少东西!” 老君问:“这孽畜在什么地方?” 行者说:“它现在住在金山金洞。它把我师父捉进洞里,还抢走了我的金箍棒。我请天兵帮忙,它又抢走了太子的神兵。请火德星君来,它把火具也抢走了。只有水伯虽然没能淹死它,它倒也没抢走水伯的东西。后来请如来派罗汉撒金丹砂,也被它抢走了。像你这老官儿,纵容怪物跑下界抢夺伤人,该当何罪?” 老君说:“我那金刚琢,是我当年过函谷关化胡时用的宝物,是自幼练就的宝贝。不管什么兵器、水火,都近不了它。要是它偷了我的芭蕉扇,那连我也拿它没办法了。”
大圣这才欢欢喜喜地跟着老君。老君拿着芭蕉扇,驾着祥云,和行者一起出了仙宫,在南天门外降下云头,直接来到金山界。见到十八尊罗汉、雷公、水伯、火德星君、李天王父子后,行者把之前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。老君说:“孙悟空,你再去把它引出来,我好收服它。”
行者跳下峰头,又高声骂道:“你这肥头大耳的孽畜!趁早出来受死!” 小妖又跑去报告。老魔说:“这贼猴又不知道请了谁来。” 急忙拿起长枪,带着宝贝,迎出门来。行者骂道:“你这泼魔,这次你死定了!别跑!吃你孙爷爷一掌!” 说完,猛地纵身跳到妖魔跟前,劈脸打了它一个耳光,然后转身就跑。那魔挥舞长枪就追。只听见高峰上有人喊道:“那牛儿还不回家,要等到什么时候?” 那魔抬头一看,竟然是太上老君,吓得心惊胆战,说道:“这贼猴简直是个无所不知的地鬼!怎么就把我的主公给请来了?”
老君念了个咒语,用扇子扇了一下,那怪把圈子扔了过来,被老君一把接住;又扇了一下,那怪物顿时浑身无力,软倒在地,现出了原形,原来是一头青牛。老君对着金刚琢吹了口仙气,穿过那怪的鼻子,解下勒袍带,系在金刚琢上,牵在手中。直到现在,还留下了拴牛鼻的拘儿,又叫 “宾郎”,就是这么来的。老君告别众神,跨上青牛背,驾着彩云,径直回到兜率院;把妖怪绑好,回到了离恨天。
孙大圣这才和天王等人一起打进洞里,把那百十个小妖全部打死。大家各自取回兵器,行者谢过天王父子,他们便回天庭去了,雷公回到自己的府中,火德星君返回火德宫,水伯回到河里,罗汉们向西而去。然后行者才解开唐僧、八戒、沙僧身上的绳索,拿起金箍棒。唐僧师徒三人又谢过行者,收拾好马匹行装,离开山洞,踏上大路继续前行。
他们正走着,忽然听到路旁有人喊道:“唐圣僧,吃了斋饭再走吧。” 唐僧心里一惊。不知道是什么人在呼喊,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