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八回 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(2 / 2)

曹操杀了华佗之后,病情愈发严重,又担心吴、蜀两国的战事。正在忧虑之时,近臣忽然奏报东吴派使者送来书信。曹操接过信拆开一看,大致内容是:“臣孙权早就知道天命已归大王,恳请大王早日称帝,然后派遣将领剿灭刘备,扫平两川,臣立刻率领部下献上土地归降。” 曹操看完,大笑起来,把信拿给群臣看,说:“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啊!” 侍中陈群等人上奏说:“汉室早已衰微,殿下功德无量,百姓都对您满怀期望。如今孙权称臣归附,这是顺应天意民心,众望所归。殿下应该顺应天命,早日称帝。” 曹操笑着说:“我侍奉汉室多年,虽然对百姓有功德,如今也已经封王,名爵都达到了极致,哪里还敢有其他奢望?如果天命真的在我,那我就做周文王吧。” 司马懿说:“现在孙权既然称臣归附,王上可以封官赐爵,让他去抵御刘备。” 曹操听从了这个建议,上表封孙权为骠骑将军、南昌侯,兼任荆州牧。当天就派使者带着诰敕前往东吴。

曹操的病情进一步加重。一天夜里,他梦到三匹马同在一个槽里吃食。天亮后,曹操问贾诩:“我之前曾梦到三马同槽,怀疑是马腾父子作祟,如今马腾已死,昨晚又梦到三马同槽,这主何吉凶?” 贾诩说:“禄马是吉兆,禄马归曹,王上不必多疑。” 曹操听后,便不再怀疑。后人有诗写道:“三马同槽事可疑,不知已植晋根基。曹瞒空有奸雄略,岂识朝中司马师?” 当天夜里,曹操睡在寝室,到了三更时分,感觉头目昏眩,便起身伏在几案上休息。忽然,他听到殿中传来一声巨响,如同布帛撕裂一般。曹操惊恐地望去,只见伏皇后、董贵人、两位皇子,以及伏完、董承等二十多人,浑身是血,站在愁云之中,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他们索命的声音。曹操急忙拔剑向空中砍去,忽然一声巨响,震塌了殿宇的西南一角。曹操吓得昏倒在地,近侍赶忙将他救起,转移到别的宫殿养病。第二天夜里,又听到殿外传来男女的哭声,一直到天亮都没停。曹操召来群臣,说:“我在战场上征战三十多年,从不相信怪异之事。可如今这是怎么回事?” 群臣上奏说:“大王应该请道士设醮做法,消灾祈福。” 曹操叹息道:“圣人说,得罪了上天,祈祷也没用。我的天命已尽,还能有什么办法挽救呢?” 于是,没有同意设醮。

第二天,曹操感觉气血上涌,双眼无法视物,急忙召夏侯惇前来商议。夏侯惇来到殿门前,突然看见伏皇后、董贵人、两位皇子,以及伏完、董承等人,站在阴云之中。夏侯惇大惊失色,当场昏倒,左右侍从赶忙将他扶了出去,从那以后,夏侯惇便一病不起。曹操又召来曹洪、陈群、贾诩、司马懿等人,一同来到卧榻前,嘱托后事。曹洪等人跪地叩头说:“大王一定要保重龙体,过不了多久,必定能康复。” 曹操说:“我纵横天下三十多年,各路群雄都已被我消灭,只剩下江东的孙权和西蜀的刘备,还没有剿灭。我如今病危,不能再和你们相聚交谈了,所以特意把家事托付给你们。我的长子曹昂,是刘氏所生,不幸早年在宛城战死。如今卞氏生了四个儿子,分别是曹丕、曹彰、曹植和曹熊。我平生最喜爱的是三子曹植,可他为人浮华,不够诚实,还嗜酒放纵,因此不能立他为继承人。次子曹彰,虽然勇猛但缺乏谋略。四子曹熊,体弱多病,难以承担重任。只有长子曹丕,为人忠厚老实,恭顺谨慎,可以继承我的大业。你们一定要辅佐他。” 曹洪等人泪流满面,领命退下。

曹操又让近侍取出平日收藏的名贵香料,分赐给各位侍妾,并叮嘱说:“我死后,你们要勤习女工,多做些丝鞋,卖鞋所得的钱可以维持生计。” 他还命令各位侍妾大多住在铜雀台中,每天设祭,一定要让女伎奏乐供奉食物。此外,曹操还留下遗命,要在彰德府讲武城外,建造七十二座疑冢,他说:“不要让后人知道我的葬处,以免被人发掘。” 嘱咐完毕,曹操长叹一声,泪如雨下。不一会儿,便气绝身亡,享年六十六岁。这一年是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。后人有一首《邺中歌》感叹曹操:“邺则邺城水漳水,定有异人从此起:雄谋韵事与文心,君臣兄弟而父子;英雄未有俗胸中,出没岂随人眼底?功首罪魁非两人,遗臭流芳本一身;文章有神霸有气,岂能苟尔化为群?横流筑台距太行,气与理势相低昂;安有斯人不作逆,小不为霸大不王?霸王降作儿女鸣,无可奈何中不平;向帐明知非有益,分香未可谓无情。呜呼!古人作事无巨细,寂寞豪华皆有意;书生轻议冢中人,冢中笑尔书生气!”

曹操死后,文武百官都放声痛哭。一面派人到世子曹丕、鄢陵侯曹彰、临淄侯曹植、萧怀侯曹熊处报丧。众人用金棺银椁将曹操入殓,连夜把灵柩运往邺郡。曹丕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,放声大哭,率领大小官员出城十里,伏地迎接灵柩入城,将其停放在偏殿。官员们身着孝服,在殿上聚在一起痛哭。这时,突然有一人挺身而出,说道:“请世子停止哀伤,先商议大事。” 众人一看,是中庶子司马孚。司马孚说:“魏王已经驾崩,天下为之震动,应当尽早拥立嗣王,以安抚人心。怎么能只是哭泣呢?” 群臣说:“世子确实应该继位,可没有天子的诏命,怎么能贸然行事呢?” 兵部尚书陈矫说:“魏王在外地去世,如果几个爱子私自争夺王位,彼此发生变故,那国家就危险了。” 说着,他拔剑割下自己的袍袖,厉声说道:“今天就请世子继位。各位官员要是有异议,就以这袍袖为榜样!” 百官都惊恐不已。

忽然有人报告,华歆从许昌快马赶到,众人都十分震惊。不一会儿,华歆进来了,众人询问他的来意。华歆说:“如今魏王去世,天下震动,为什么不早点请世子继位呢?” 众官说:“正因为来不及等待诏命,所以正商议按照王后卞氏的旨意,立世子为王。” 华歆说:“我已经从汉帝那里得到诏命了。” 众人听了,都欢呼雀跃,纷纷称贺。华歆从怀中取出诏命宣读。原来,华歆讨好曹魏,提前草拟了这份诏书,威逼献帝颁布。献帝无奈,只得听从,下诏封曹丕为魏王、丞相、冀州牧。曹丕当天就登位,接受大小官僚的朝拜行礼。

正在宴会庆贺之时,忽然有人报告,鄢陵侯曹彰从长安率领十万大军前来。曹丕大惊失色,赶忙问群臣:“黄须小弟曹彰,平日里性情刚烈,精通武艺。如今他带兵远道而来,肯定是要和我争夺王位。这可怎么办?” 这时,台阶下有一人应声而出,说道:“我请求去见鄢陵侯,用几句话就能让他折服。” 众人都说:“除了这位大夫,没人能化解这场灾祸。” 正是:试看曹氏丕彰事,几作袁家谭尚争。不知道这个人是谁,且看下文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