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那我们不能在这待着了,曹家想在虎牢关设伏的事一定要通知到燕国公,否则我们不白来洛阳了吗?”另一个副使听到陈震的话,立刻激动地说了出来。
“那只是我们的推测,虎牢关的修缮,我们来的时候还在进行中,这连十天都没到,怎么可能就修缮好了,我们就算把消息传递过去,难不成就能有什么变化?”陈震觉得这两个副使有点“不务正业”了,他们的任务从头到尾就只有一个,那就是从皇帝那要到名字,曹丕给的信已经到手,具体名字是什么,陈震可不打算打开看,他会把信交给袁熙,因为这本来就应该袁熙来宣布。
“那我们怎么办,总不能在这等着吧?到时候燕国公到了,不会怪罪我们吗?”前一个提问的副使再次提出问题。
“当然不能在这等着,我们准备完上路的干粮和水,就立刻出发,以我的经验,得准备十天左右的水和干粮,只要我们慢悠悠地在驿站和虎牢关的路上走下去,一定会见到燕国公的大军的,东边的曹军不可能扛过十天的,燕国公可是带着十二万大军攻打荥阳城,荥阳城加上虎牢关的部队总共不到三万,凭什么守得住?”陈震十分自信,他其实不是在驿站等着,而是在收集各路信息,然后立刻判断袁熙的大军大概率会在十天内通过虎牢关。
事实证明,陈震还真没判断错。因为寇封刚接触到虎牢关,就率领自己带的部队攻打了虎牢关,而且还真让寇封差点打下来,只不过寇封没意识到虎牢关有两处关口,可以迂回包抄,他和自己的部队也差点被虎牢关里负责守备的夏侯尚给切了后路。
总而言之,寇封在攻打虎牢关吃亏之后,就立刻选择了安营扎寨。他可不像马振,全身心地投入到袁熙的各项命令中,自从拥有了自己的部曲,特别是以寇家族人为主力的部队,寇封一直非常爱惜自己的羽翼,这也是寇封跟司马懿合作的重要原因,特别是河内的战场,全靠司马懿给寇封的建议,才能让寇封成为袁熙手下为数不多的营令持有者。
数日后,袁熙的大军终于赶到了虎牢关前,寇封立刻上报了自己的所有情报。
“这虎牢关果然厉害,不但是个险关,而且还有隐藏的关口,我让部队散出去搜索,都没能找到隐藏的关口,这导致如果攻打正面关口的时候,很容易会被截断后路。”寇封跟袁熙汇报的时候,当然要说实际情况,他部队里可是有监军的。
“你攻关之后,感觉里面大概有多少部队,斥候部队的情报说不到两万,这么少吗?”袁熙发现寇封一直没说关键的信息。
“如今曹军的有生力量基本上被我们消灭的差不多了,曹子桓又把主力部队抽调到洛阳镇压反抗他的世家豪族,荥阳城又损失了过万的部队,现在能在虎牢关守备的部队不太可能超过两万。”说话的是诸葛亮,他对斥候营的情报很认可的。
“我的观感也是不到两万,进攻的时候明显感觉对方的部队不足,特别是他们还派了部队抄我的后路,如果不是我这边的部队数量占优,还真有可能着了对方的道。”寇封也趁势补充道。
“那就让斥候营在虎牢关前铺开,关后边的也调回来,既然他们的兵力不足,那就集中关口攻击,直到关落为止。”袁熙一听寇封的意思,立刻明白了虎牢关难打的原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