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谌当初就是靠着这些东西才能让百姓不站在世家那边。
才能吸引魏吴两国百姓逃来大汉。
这会儿要是这么做,百姓心里怎么想,那些有心之人会做什么,不用猜刘谌就能知道。
“朕敢保证,一旦加征赋税的消息传出去。”
“必然会有有心之人散播谣言,到时候别赋税没征上来。”
“反而让那些宵小之辈寻到可乘之机,那才是得不偿失。”
刘谌的一番话,堵住了樊建等人的嘴。
大家心里都很清楚,当初的三郡叛乱并没有因为那些世家之人被杀而彻底平息。
后来的举办学堂以及兴科举更是在动摇这些世家的根基。
可那些世家愣是没有闹出任何动静来。
他们不是不想反抗,只不过是暂时畏惧朝廷的屠刀而选择潜伏不出。
一旦给他们抓到机会,他们必然会狠狠的扑上来咬一口!
而加征赋税,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。
百姓们懂什么?他们只知道人云亦云。
“敢问陛下,此债以几年为期,准备发行多少,利息几何?”
作为大汉的管家,樊建有必要把这些东西问清楚。
借钱也不是两嘴一张,随便说个数字出来就行。
到时候偿还不上的话,必然会损害到国家信用,那危害可比加征税赋来的大的多。
岂料刘谌听到樊建的话,反问道:
“谁说朕要用借钱的方式发行国债了?”
樊建等人闻言顿时一愣,什么叫不用借钱的方式?
国债本来不就是问百姓借钱?
只不过借钱方是朝廷罢了。
刘谌看着他们脸上的疑惑,再次说道:
“朕这笔钱,只借不还。”
“或者说,朕是打算用东西来换他们手里的钱。”
樊建闻言,脑海中念头急转。
用东西换钱,这个法子倒也不是不可以。
可是朝廷现在能拿出来什么东西去跟百姓换钱?
朝廷所拥有的,无非就是土地、矿产和税收这些东西。
土地早就已经被分完了,而且朝廷政令。
大汉的土地早就已经收归国有,百姓只有使用权,并无支配权。
至于矿产和税收之类的东西,原本就是朝廷的财政来源。
换?怎么换?用等价的钱去换等价的钱?
还是说陛下打算和当初卖蜀锦一样,用未来几年的份额短时间的敛财?
想到这里,樊建摇了摇头说道:
“陛下,恕臣直言,此举恐有不妥。”
“大汉己身所有之物,皆已有成税。”
“若是以此发债,只不过是钱换钱罢了。”
“对于朝廷的财政困境,并无任何益处。”
刘谌的嘴角终于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:
“谁说朕要用大汉的东西来发行国债了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