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3章 建奴骑射的破阵三板斧(2 / 2)

“这种战术使用的重箭叫做铁翎箭,箭簇如凿,长4寸、重1两,30步内可贯穿明军的布面铁甲。”

“射法采用拇指扳指撒放,比明军的地中海式拉弦更准更狠,常有十步射麋,贯心而毙的记录。”

“其最佳杀伤距离的上限是30步,几乎就是火枪手最佳射击距离的上限。”

“骑兵冲锋至脸对脸时才发箭,还能给敌方极大的心理震慑。”

“建奴在运用这种战术时,往往遵循破阵三板斧。”

“首轮于80步外轻箭抛射扰乱敌方阵型。

“次轮于30步重箭点名军官或火枪手。”

“接敌时突至10步内用马刀或铁骨朵近战。”

“极少数最精锐的白甲巴牙喇还会五步射面的绝技,”

“哪怕是在五步之内,都不会更换近战武器。”

明代的30步约等于48米。

而在拿骚莫里斯的军事体系下,火枪手对抗骑兵冲锋时的齐射距离通常是30~50米。

当时火绳枪和早期燧发枪的有效射程约为50~100米,但精准度较低。

为了确保对骑兵的杀伤效果,火枪手只有在更近的距离上才能最大化齐射的冲击力,打乱骑兵冲锋的阵型,同时避免因过早开火导致装填间隙被骑兵突破。

莫里斯体系强调火枪手与长矛兵的混合编队。

火枪手通常在长矛兵掩护下作战,若骑兵逼近至30米内,火枪手会撤退至长矛兵后方,由长矛兵抵挡冲锋。

所以实战中,火枪手在50米的距离上开始射击的情况往往更多。

在八十年战争期间,荷兰军队对抗西班牙骑兵时,常依赖工事或地形优势。

野战中的典型开火距离记录多为40~60米,但具体因战场条件而异。

所以在之前的野战中,永明军火枪手的齐射才会与建奴的放箭几乎同时发生。

“原来是这样……”

雷耶斯恍然而又若有所思地道,

“怪不得他们在更远的距离上会用轻箭抛射呢。”

“当时也是多亏长矛手装备了西班牙钢盾,否则火枪手必然会有伤亡。”

李国助摆了摆手,说道:

“其实面对建奴骑射的破阵三板斧,我们始终是有优势的。”

“他们进行轻箭抛射的距离是80步左右,”

“而这个距离恰好在12磅和6磅野战炮使用霰弹的最佳开火距离之内。”

说到这里,他看向林福,沉声道,

“这次你们大约是在125步的距离上用12磅野战炮和6磅野战炮一起发射的霰弹。”

“然后炮队就撤离到了长矛阵的后方,放弃了第二轮射击的机会。”

“其实若是你们在156步左右的距离上发动这次齐射,就还有机会在大约94步的距离上再来一次霰弹齐射。”

“发动完第二轮齐射后,你们再退也不迟。”

“甚至你们还可以尝试在50步的距离上发动第三轮极限齐射。”

“156步的距离上,12磅野战炮的单发霰弹足以造成建奴40~60人的伤亡,6磅野战炮的单发霰弹大约可造成12~15人的伤亡。”

“94步的距离上,12磅野战炮的单发霰弹可对建奴造成40~65人的伤亡,6磅野战炮的单发霰弹大约可造成28~47人的伤亡。”

“50步的距离上,12磅野战炮的单发霰弹可对建奴造成 65~100人的伤亡,6磅野战炮的单发霰弹大约可造成47~78人的伤亡。”

说到这里,他顿了顿,看了看其他人的神色,沉声道,

“你们可以算算,到白刃战前,仅火炮射击可以杀伤多少建奴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