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熊木制作出来的一组“厚重”的车轮,放置在去掉挡板的轨道上,熊洪陷入了沉思。
车轮不再像缩小的马车车轮,具有明显的轮辐结构,而更像是两块直径不同的圆形的木板,在保证圆心一致的情况下,通过咬合结构给连接到一起。
正常的轮子宽度在五厘米左右,而熊木的这个轮子,宽度达到了近十厘米。
“族长你看,这个轮子分为内外两个部分,外侧轮子要小一些,比内侧轮的直径少了十厘米,从正面来看,就相当于外轮短了五厘米。而且我们对轨道也进行了改动,并不是轮子直接压在木板上,而是将这种木板设计成五厘米边长的横木,这样木料开解起来更方便,也更节省木料。”
熊洪看着眼前这个跟后世火车车轮很是相似的“内轮缘凸起”的设计,不由地暗自赞叹一句熊木,我本来只是想节省运力的,没想到你连这个结构都给琢磨出来了。
熊木看着熊洪脸上“精彩”的变化,不明白族长的意思,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说什么,饶是他这个厚脸皮,此刻也只能尴尬地站在原地。
这个设计倒不是他一拍脑门就想到的,而是在观察了车轮和挡板之间的作用后,才突发奇想,为什么不把原本挡板防止车轮掉下来的作用,给放到车轮上呢?这样就节省了一大半的材料,只需要在车轮上进行改动,就简单轻松了很多。
不过这个想法才出现没多久,今天一早就做出来了,没跟任何人说。
“不错,不错,熊木你的想法真的不错,”熊洪飘走的思绪又回来了,看着眼前局促不安的熊木,连忙安慰,“这种结构相当可行,不仅省材料,运动起来的稳定性也更好。”
“另外,你既然做了这个改动,我给个建议,你可以将外侧与轨道相接的部位,修成一个斜面,就像这样,”
说着,熊洪画了一个轮子与轨道接触的示意图给他看,上面的轮子侧面是带有倾斜角的。
“这样的话,轮子在轨道上运动,就有一个很小的移动范围,而有了轮缘的固定,又不至于让轮子脱轨,这样一来,无论转向还是转弯,只要角度不大,那就不容易发生危险。”
熊木听完熊洪的建议,眼睛也亮了起来,这样的设计,让他原本担心轮缘被轨道卡住的可能变得极低,而且轮面倾斜,运动起来也更加顺滑,也不会出现卡涩的情况。
“还有,我不是说过要对拉车厢的牲口进行轮换吗?现在先定十里,十里一换,而碰到这些大坡,必须要再换一批,现在部落牲口虽然还是紧张,但拉车的牲口,还是能满足的。”
拉车的主力,落在了牛马身上,尤其是马,虽然拉力没有牛大,但也相差不多,最主要的是马匹的速度更快,比慢吞吞行走的牛来说,十里的路程,两三刻的时间就能走完。
这也是熊洪在木质轨道应用之前,做的一些简单的规定。
在计划中,从水村通往白骨洞营地的道路不仅需要加宽加厚,最好也铺设上一条这样的轨道,沿途一些资源点,就可以更有效地开发。
熊洪可没有忘记,这条很少人注意到的道路两侧,山林里都有一些什么样的宝贝——漆树、果林、木材、矿石等等,都是部落发展所需要的。
“今天找你还有一个事情,就是对车厢载物部分的规定,”熊洪说着,又掏出一张纸,上面画着几个长方体。
“你看,将物资提前装到这个箱子里,等车辆到,直接就可以用起重的器械,把这个箱子吊装到车辆上,不用再把物资给一点点地移到车辆上了。”
熊木点点头,这样的办法现在倒是在煤矿山上用着,采集到的煤块,会被放到一个个竹筐中,每个竹筐差不多能装五十斤,竹筐两侧有吊耳,可以通过抬动吊耳,将竹筐放到车辆上。
而部落现在的交通工具,不仅有独轮车,还有马车、牛车、驴车这些行驶在道路上的车辆,另外还有行驶在水面上的船只,甚至还有季节性的运输工具,比如爬犁;接下来等轨道铺设完毕,还有在不久后通行的轨道运输。
而运输的目的就是把物资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,这样一来,中间装、卸物资的时间越短,效率就越高。
比如部落现在要向白骨洞营地的白河码头运送5万斤的粟籽,虽然有麻袋装着,每袋50斤,但也要装载、卸下1000次,船上的空间就这么大,站不下多少族人,基本上每次装卸,都要花上半天时间,要是只有一两艘船只还好,要是更多船只呢?
所以熊洪便参考了后世海运或者航运的办法,对这些物资的装卸方式动起了“歪心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