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烧肉,小鸡炖蘑菇,韭菜炒鸡蛋,素炒小白菜,外加一个大骨汤。
虽然大家都不差钱,但是都不喜欢铺张浪费,尤其是元盛,农民的儿子,深深知道每一粒米被端上餐桌,中间经历了多少道工序。
节约粮食不仅是节约金钱,也是尊重他人的劳动。
三人大口吃了起来。
刘鸿飞一边吃一边说:“饭堂这红烧肉好吃,元盛你尝尝。”
元盛夹了一块,味道确实不错。
国公府世子徐建明笑着摇了摇头,“你们看看三人那穷酸嘴脸,真是小门小户出来的,就知道吃这些大鱼大肉。”
“这就是暴发户,虽然赚了钱,但是根本不知道怎么花,改天我要宴请元盛,让他见识见识世家的底蕴。”
“你还真邀请他?不怕他那股底层气息玷污了你家门庭?”
元盛抬头,就看到几个衣着华服的青年在蛐蛐,看表情就知道没说好话。
没闹到他面前,元盛不准备理。
他心理年龄不是十七岁,跟这些幼稚的人因为这些事情犯口舌,纯粹是浪费时间。
元盛不在乎别人看的起看不起自己,他来国子监是读书的,目标是会元。
三人吃完饭,回到教室。
元盛又迎来了一波注目礼。
刑部侍中之子刘成平心想,元盛总算来了,他一脸笑意看着元盛,心中不知道在盘算什么。
学正程开济知道元盛来了,对元盛也很好奇。
每个班级有学正和学录,学正是九品官。
程开济在国子监不参与朝堂斗争,但是他敬佩李秘,内心偏向晋冀党。
元盛科举舞弊案他没有到现场,事后听说当时的来龙去脉,十分惋惜,同时他对元盛十分敬佩。
听完案件审理经过,毫无疑问发起这件事的幕后黑手是当朝宰辅张治通。
元盛面对宰辅大人挖的坑,不但让自己全身而退,更是反杀了张治通的爪牙。
程开济打量着眼前人,
元盛身姿挺拔,面容俊朗,剑眉斜飞入鬓,双眸清明冷静,不见锋芒,沉稳内敛。
年仅十七岁而已!
元盛的年龄在整个国子监,都算小的。
元盛率先向学正行礼。
程开济笑着说:“免礼,元盛虽未见其人,但是我早已经听过你的大名,有哪些只是不明白,你尽管问我。”
“每天上午,国子监的博士会有一堂大课,学子们都可以去听,不懂的也可以当场讨论。”
国子监的博士是从七品官职,虽然官位不高,但是清贵,只有学识渊博的大儒,才有机会担任。
“谢过学正。”
程开济又道:“听闻你被陛下誉为诗仙,诗赋课你可以不上。”
“学正大人,我只有在很紧张的情况下,才能作出佳作,平时的诗作反而有些平庸,我想上诗赋课。我精通算学,我想申请不上算学课。”元盛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