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了,这件事不论怎样,对他都不会有一点影响。
很多事情呢,也是从来不需要计较的。
“让锦衣卫指挥使过来。”
胡公公颔首应下,转身就去了。
不多时,他人就来了。
朱标在吩咐了一番后,人就走了。
接下来的时间,朱标就在朝廷好生的应对。
还好,没出什么问题。
只是,黄河又出了水患。
相比较长江来说,黄河是真的爱折腾。
朱标看着呈上来的奏折,眨眼半天都没有反应过来,最后,深深的叹息。
“现在的问题,当真是多了。”
即便是孤,也不知道要怎样处理了。
“殿下,不如让大臣们商议吧。”
胡公公在一旁默默的开口。
他说话的时候也非常注意分寸。
就生怕一个不留神,殿下对他又有意见了。
“嗯。”朱标点头。
总不可能所有的事情,都他拿主意。
这次也不可能让老头子去。
老头子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。
这番折腾,也是大伤元气。
等回来后就好好的调养吧。
胡公公又去了。
等回来时,几乎所有朝中重要的大臣都在了。
朱标淡淡的扫了一眼后,把奏折递给胡公公。
胡公公拿下来,大臣们毕恭毕敬的接了,认真的看后,传给令外的大臣。
朱标就静静的等待着。
片刻后,大臣们都看完了。
朱标开口:“你们对此,可有想法?”
“水患也是死了不少人,对大明来说,简直是灾祸啊。”户部尚书率先开口,“开仓赈灾是必要的。可是,朝廷没有那么多的粮食和银子了。”
没有银子,那简直是举步维艰。
朱标头疼的扶额。
他就是知道这个,才觉得问题不好处理的。
然而,眼前还能如何呢?
总不可能放弃吧。
“那殿下的意思是……”兵部尚书问。
朱标抬起头来,阴冷的看着兵部尚书。
兵部尚书自觉说错了话,赶紧低下头。
“孤要知道怎么办,就不会找你们了。”
“虽说这几年,大明的情况好转了不少,可你们看到了,天灾人祸是接连不断的。如此情况下,孤也不知道要怎样了。”
可问题都已经发生了,总不可能不处理吧。
这大明的天下啊,是老头子费了不少力气才把丢失了几百年的领地给拿回来的。
不管怎样都不可能放弃的。
“不如,募捐?”户部尚书又开口。
这几乎是眼前最有用的办法了。
朱标还是皱眉:“你觉得,这办法好用?”
怎么可能呢?
“那些个商贾,都不是傻子。你们一年的俸禄有多少?要不是靠着中饱私囊,恐怕连正常的社交都维持不了。”
这话说得所有大臣都低下头去了。
“宫中呢,你们多少也看到的,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银子了。那银子呢?去哪里了?”
商贾的手上有一些,大臣的手上还有一些。